Linux中國

Turbo Pascal 的 40 年,改變了整個 IDE 的編程恐龍

它的影響至今仍能感受到。

自 Turbo Pascal 問世以來已過去 40 年,它憑藉在其時先進的集成開發環境(IDE)和超越常規的性能,徹底改寫了編程領域的格局。然而,我們現今並未廣泛使用它,這是為何呢?

1983 年,Turbo Pascal 的問世,這代表了在 IBM PC 兼容機早期的程序設計工具工作方式的重大變化。相比於傳統工作方式下耗時的磁碟訪問和多次編譯、鏈接過程,Turbo Pascal 能在內存中直接完成所有操作,讓速度大幅提升,因此得名 「Turbo」。

後來在微軟參與 C# 項目的 Anders Hejlsberg 被廣泛稱譽為這門語言的創造者。而 Borland 的老闆 Philippe Kahn 第一時間就看中了這個一站式工具的潛力和需求所在。

Turbo Pascal 的價格也相對便宜 —— 在競爭對手可能要花費數百美元的情況下,Turbo Pascal 的零售價只有 49.99 美元。不過,要是客戶打算分發二進位文件,其開發商 Borland 仍會額外收取費用。

儘管第一版的 Turbo Pascal 存在一些限制。例如,源代碼文件不能超過 64 KB,且僅能為 DOS 和 CP/M 生成 .COM 可執行文件,儘管還支持其他架構和操作系統。它還能從單張軟盤啟動運行,在一個硬碟代價昂貴、且難以得到,單驅動器成為常態的時代,這省卻了用戶頻繁更換磁碟的麻煩。

僅幾個月後,Turbo Pascal 就推出了第二版,此版本進行了一些微小的改動,後續在 1986 年發布了第三版。然而,真正讓 Turbo Pascal 有了翻天覆地變化的,是 1987 年的第四版。例如,取消了對 CP/M 和 CP/M-86 的支持,開始在 DOS 環境下生成 .EXE 格式的可執行文件,打破了 .COM 文件的限制。

第四版還引入了帶有下拉菜單的全屏文字用戶界面。到了 1988 年的第五版,我們看到了熟悉的默認藍色背景編輯器。在本文作者看來,1989 年的 5.5 版是 Turbo Pascal 的巔峰之作。它引入了面向對象的編程特性,包括類和繼承,以及一款逐步調試器。

第六版和第七版分別引入了對內聯彙編和用於創建 Windows 可執行文件和 DLL 的支持,但第七版也標誌著 Borland 的 Turbo Pascal 到達了終點。儘管後面仍推出了 Turbo Pascal for Windows,但它最終被 Delphi 所取代。

然而,如 Visual Basic 3 這樣的工具的火爆,使得 Borland 在 Windows 系統下再未取得過像它在 DOS 下那樣的輝煌。

至於 Turbo Pascal,最後 Borland 以免費軟體的方式發布了幾個版本,包括用於 DOS 的第 1 版,第 5.5 版和第 7 版。

或許這款語言曾引起 Pascal 語言的純粹主義者們的反感,如今這個 IDE 與現代工具相比可能顯得有些笨拙。但在 40 年前,它引發了一個新的開發時代,其影響至今仍能感受到。

(題圖:MJ/9d1f3b17-5b29-429d-8a86-e8520309d8d0)

via: https://www.theregister.com/2023/12/04/40_years_of_turbo_pascal/

作者:Richard Speed 譯者:ChatGPT 校對:wxy


本文轉載來自 Linux 中國: https://github.com/Linux-CN/archive

對這篇文章感覺如何?

太棒了
0
不錯
0
愛死了
0
不太好
0
感覺很糟
0
雨落清風。心向陽

    You may also like

    Leave a reply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

    此站點使用Akismet來減少垃圾評論。了解我們如何處理您的評論數據

    More in:Linux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