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點評聯想 Yoga 900 筆記本安裝 Arch Linux 系統
聯想 Yoga 900 筆記本電腦在亞馬遜網站上的特價 為 925 美元 —— 8GB 內存, 256 GB 固態硬碟, 3200×1800 的解析度,處理器為 Skylake 3.2GHz , Iris Graphics 顯卡。
同等配置的戴爾筆記本電腦 XPS 13 搭載新一代 Inter 處理器,售價 1650 美元。 Yoga 910 為當前最新款,價格為 1300 美元。但是,我壓根就不會考慮這一款,因為它的鍵盤設計得太狗屎了。很多評論都從其外觀顏色及材質方面大作文章,但是我偏偏從它的鍵盤設計上來挑刺。
鍵盤
Yoga 2 Pro 和 Yoga 900 這兩款筆記本電腦從外觀上看沒啥區別。它的鍵盤設計跟曾經光鮮亮麗的 IBM Thinkpad 的鍵盤比起來可真是差遠了,但是這還不算是最狗屎的鍵盤,好歹我還用了三年多的 Yoga 2 ,而且早已經習慣了。不幸的是,新款 Yoga 910 的鍵盤設計更是糟糕透了。
Yoga 2 和 Yoga 900 的鍵盤布局
Yoga 910 的鍵盤
Yoga 910 鍵盤的問題是它的 右-shift 按鍵位置不合理,你不挪動手根本就按不到那個鍵。這個鍵的位置非常特殊,可以說是跟我上 9 年級打字課時所用的 IBM 打字機鍵盤到目前為止用過的所有鍵盤都不一樣。我寧願看到這個失誤出現在華碩或是戴爾公司的電腦上,而不是來自於曾經讓一代代美國人學習和工作並且創造了印表機傳奇歷史的 IBM 公司。(LCTT 譯註:聯想的 Yoga 還和 IBM 有什麼關係么?)
Yoga 團隊每一年都會更改鍵盤布局。想像一下,如果 IBM 公司在 20 世紀的時候也不斷改變他們的印表機鍵盤布局,而且還吹噓這是為了提高"[工作效率]"4。那麼這個公司可能早就倒閉了!
我基本上還能習慣 Yoga 910 的向上/向下翻頁鍵跟方向鍵整合到一起,其它的一些改變也無大礙,但是 shift 鍵就是設計上的一個敗筆,我太討厭因為某些東西而改變自己的使用習慣了。
其實,聯想筆記本電腦在鍵盤的設計上還有很多地方需要改進,比如說,讓音量增加鍵與應用程序關閉鍵不要靠得太近。儘管目前已經有一個降低亮度的開關了,他們也可以重新考慮設計一個更簡單的方式來快速關閉顯示器。他們還應該設計一個重疊式的數字小鍵盤。難道聯想的工程師覺得只有在商務工作中才會使用到數字小鍵盤嗎?
Yoga 910 的鍵盤布局改變得太多了,也許再也回不到曾經的老式鍵盤了。我希望 Yoga 的鍵盤不要再隨便改了。我更願意擁有一個比電腦更高效 10 倍的鍵盤。
我在聯想官網的評論中看到有些用戶由於對 Yoga 910 的鍵使用不習慣的原因而申請退貨。我覺得聯想公司應該制定這樣一條規定:如果某個工程師想更改鍵盤布局,他們必須給出一個非常充分的理由,如果這種設計給用戶在使用方面造成了巨大的不便,那麼將以剁其一根手指的代價來讓他也體會下這種痛苦。如果真有這樣一條規則,那麼將會大大減少那些毫無意義的更改鍵盤的行為。 Yoga 910 筆記本電腦可以說是聯想公司嘔心瀝血之傑作了,但是其輸入系統卻是一大敗筆。
總體評價
Yoga 2 對於我的任何操作,其反應速度都非常快。它的固態硬碟也非常給力,但是用在 Arch Linux 系統下就有些大材小用了。那些只使用 Windows 系統的用戶就不會體會到他們的系統有多麼的龐大臃腫:
在 90 年代時期,由於處理器的性能每隔 18 個月翻一倍,並且軟體的大小也經常成倍的增長,因此,一款新的電腦每隔幾年就會發布出來。現在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新款的 Yoga 900 筆記本電腦在運行性能測試的過程中,速度比我的 Yoga 2 還要快 30% 。 Yoga 900 的 CPU 主頻為 3.2 GHz ,老款的 Yoga 2 主頻為 2.6 GHz ,因此, Yoga 900 最大的亮點是更快的 CPU 處理頻率。
Haswell 處理器架構發佈於 2013 年,而 Skylake 處理器架構在 2015 年才發布,因此,經過兩年的發展,處理器性能有了很大的改善。新一代的處理器最大的改進是採用 14 納米工藝製造技術來代替原先的 22 納米工藝技術,這意味著新款筆記本電腦散熱更小,電池使用時間更長。我的老款的 Yoga 2 筆記本在中等亮度的情況下,電池使用時長只有 3 個半小時左右,但是新款 Yoga 900 的電池使用時長高達 7 小時。
Yoga 2 的轉軸已經開始鬆動和裂開了,我也沒有一個好的辦法來擰緊,只能從網上找新的配件來更換或者發給聯想售後進行維修了。
Yoga 的轉軸用於將筆記本電腦放平,甚至是將電腦合起來作為平板電腦使用,但是我覺得這樣用起來很笨重,所以也就不想去自找麻煩。這麼多年來,只要它在日常工作中能夠正常打開和合攏,我就已經很高興了。
Yoga 900 堅固的錶鏈式鉸鏈應該更耐用:
有一個很明顯的小毛病就是如果你搖晃筆記本電腦時,其格格作響的聲音會讓你誤以為是內部的零部件損壞了,你自然會擔心電子器件短路的危險!然而,這只不過是 800 多片鋼片構成的仿錶帶鉸鏈發出的聲音。
Yoga 2 總的來說是一款設計精良的產品,但是如果我將顯示器展平,然後單手拖住的時候,它會有一點向下彎曲,而且有時候鍵盤背光燈也會熄滅。兩款 Yoga 筆記本電腦都很輕薄,但是 Yoga 900 看起來更堅固耐用一些。
觸摸板
Yoga 2 最嚴重的問題出現在觸摸板上。這不是硬體導致的,而是驅動程序自身的問題,由於觸摸板驅動程序本身沒人在維護,因此存在一些缺陷。很遺憾, Synaptics 公司本來可以很輕易地安排一個工程師來維護這幾千行的代碼,但是聯想重新寫了另外一個版本的驅動程序,但是還沒有開源發布出來,以便可以包括到系統內核中。
因此,為了讓觸摸板設備和其它輸入設備的管理和使用更加方便簡捷,建立了一個叫做 Libinput 的新軟體庫。 Libinput 最好的一點就是,維護人員會修復各種缺陷。還有一個很實用的功能就是如果你左指尖觸摸滑鼠單擊區域,它現在會通過你的右指尖記錄指針移動軌跡。但是,讓人難以接受的事情是, Synaptics 的這個基本的功能在 Linux 系統中很多年前就無法使用了。
觸摸板設備一直運行正常,但是它不再像以前那樣發出敲擊聲了。實際上這也不是什麼問題,但是這會讓我擔心我在觸摸板上的操作是否正確。老款的 Thinkpad 筆記本電腦有好幾個左右按鍵,因此,如果其中一個損壞了,你可以使用另外一個,但是 Yoga 筆記本只有一個滑鼠左右按鍵,如果損壞了就只能插入滑鼠來代替使用了。(聯想還巴不得你的電腦趕緊壞了好換新的。)
內核支持
當年我購買 Haswell 處理器的筆記本電腦時,硬體都是最新的,因此,我折騰了好幾個月才把 Linux 驅動程序相關的問題解決了。而現在我使用的新一代的 Skylake 處理器的筆記本電腦,在處理器發布 8 個多月後,其內核崩潰的問題才被修復了。以前老款筆記本電腦的 電源管理 一直運行不正常,但是從新款筆記本電腦使用來看,以前的問題大都不存在了,而且有了很大的改善。如果用戶不進行任何操作,這個筆記本電腦會自動進入到低功耗的 C6 - C10 狀態。(這個功能是由 Linux 系統中的 powertop 省電工具 進行控制的。)
電源管理這個功能非常重要,它不僅會影響到電池的使用壽命,而且由於電解遷移的原因,那些微小電路會逐漸耗盡。英特爾公司甚至發出公告:」電池使用的長期可靠性是無法保障的,除非所有程序都運行在低功耗的空閑狀態。「通過讓程序運行在低功耗模式下,以使用更小的電路,從而讓電池使用壽命更長。
現在 Haswell 處理器架構對 Linux 系統的支持性已經非常好了,但是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它的支持性都很差。剛開始那一年,我提出了很多 Haswell 處理器相關的問題,但是現在可以看出這兩款處理器在對 Linux 系統的支持上都有了很大的改善。
聯想筆記本的 BIOS 不兼容 Linux 系統
在 Yoga 900 電腦上安裝 Arch Linux 系統之前,我得在 Windows 系統中再刷一個新的 BIOS 。實際上,我的電腦中得有 2 個 BIOS。最新版本的 Yoga 900 BIOS 不包括我需要的必備修補程序,所以在撓頭了一會之後,我恍然大悟,然後我 安裝了一個單獨的「僅 Linux 系統」的 BIOS 更新,這樣我的聯想電腦就不再支持 Windows 系統了:「你不可憐下我嗎?」
那些經常關注 Linux 系統的用戶就很清楚, Yoga 900 和其它最新款的聯想筆記本電腦無法安裝 Linux 系統,因為它甚至不能檢測到硬碟。聯想最初回復其筆記本電腦已不再支持 Linux 系統了,因為它使用的是新型的 RAID 控制器模式 。然而,實現 RAID 機制就意味著更多的磁碟,而筆記本電腦實際上只有一個硬碟,並且也沒有多餘的空間來安裝另外一塊磁碟了。
下面是聯想給出的官方解釋:
「為了更好地支持 Yoga 系列產品以及行業領先的 360 度鉸鏈轉軸設計技術的發展,我們採用了一種存儲控制器模式,很遺憾,這種模式不支持 Linux 系統,不能夠安裝 Linux 系統。」
我覺得很搞笑,為了轉軸而採用特殊的存儲控制器!這就好比一個汽車製造公司宣稱由於新型的廣播設備,他們必須改變汽車的輪胎一樣。
這引發了巨大的爭議,感謝 Reddit 網站的 BaronHK 的努力,他為媒體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並聯繫了伊利諾斯州檢查院。搜索 "聯想 Yoga 的 Linux 兼容性" 出現 300,000 條結果。聯想或許會因為銷售不允許用戶安裝自己的操作系統的「通用」PC 而觸犯法律。對於我來說,為電腦設置默認的操作系統是毫無意義的。
技術高手們也被捲入到這場「戰爭」中進來,他們最終發現通過設置 UEFI ,這款筆記本也能夠支持 AHCI 控制器模式,只是默認被禁用了。簡單來說,聯想故意取消對 Linux 系統的支持沒啥好處。因為大家都已經明白事實真相了,如果這件事鬧到法庭上,聯想也只能自取其辱。
幸運的是,這些新聞引起了他們的關注,並且他們最終更新了 BIOS 。這篇文章就是在運行著 Linux 系統的 Yoga 900 筆記本電腦上寫的,因此,我們應該慶祝下這個偉大的勝利。大家都希望聯想從中受到教訓,但是我並不看好。他們本來就應該為你的電腦提供一個選擇操作系統的機會。他們應該在用戶之前就發現了這個缺陷了。我將等待一周左右的時間才能拿到定製化的電腦。他們應該把分區設置好,並且讓用戶定製很多東西,安裝最新版的軟體,而不是使用一個需要很多更新的老鏡像文件。
一些鍾愛聯想電腦的用戶認為這是 Linux 系統自己的問題,是 Linux 系統本身就不支持最新的 RAID 驅動模式導致的問題。然而, AHCI 控制器模式本來是一個非常流行的標準,而由於英特爾公司為這種新的 RAID 硬體寫的代碼「太糟糕」而被 Linux 系統內核開發團隊拒絕了。該團隊要求英特爾公司提供這種硬體的詳細設計說明,但是他們一直沒有給出任何答覆。
散熱
當 CPU 佔用很高時, Yoga 2 筆記本會變得很燙。有一次我把筆記本放到毯子上編譯 LibreOffice 軟體時就把底部的塑料殼燒焦了,這實在是太醜陋了,這讓我看上去像是一個很窮酸的程序員。我試著用鐵刷子和松脂油來擦除燒焦的部分,但是也沒什麼鳥用。
新款的筆記本電腦使用金屬外殼,不容易褪色,並且 Skylake 處理器架構比 Haswell 的要強勁得多。把散熱口設計了跟轉軸融合在一起,這是一個非常明智及巧妙的做法,如果散熱口在下方則可能被堵塞住。
用了很多年的 Yoga 2 ,我覺得最煩人的一件事就是它的風扇里累積了厚厚的塵埃,運行時聽上去就像是沙子摩擦的聲音!這些塵埃分布得很廣,使用時產生的聲音也大,讓人容易分心。我把筆記本電腦拆開來清除裡面的塵埃,但是風扇的葉片是隱藏的,無法進行清除。我只能把整個風扇替換掉了。在 Yoga2 上完成簡單的工作,比如文字處理和瀏覽器上網時,風扇不會旋轉,但是當它旋轉時,如果不帶耳機會感到很煩人。
Yoga 900 的風扇葉片密度很高,而且運行的很平穩,也不會讓人分心。 Yoga 900 的風扇好像一直都在旋轉,但是速度非常慢,而且聲音很小也很安靜。我家裡電冰箱和空氣凈化器的聲音都要比它大得多,除了筆記本電腦在高負載的情況下聲音有點大,不過那也不影響我工作。
顯示器
Yoga 2 的顯示屏很大氣,但是也同樣存在大家所熟知的問題,比如屏幕上的黃色看上去更像是橙色。然而,整體畫質看起來還算細膩,其它顏色方面也不錯。 Yoga 900 的屏幕已經修復了那個黃顏色的問題。它不是一個真正的 4K 屏,實際上僅有 3200×1800 的解析度,但是從 15.6 寸的顯示屏上看,它的像素要比真正的 4K 屏要細膩得多,所以顯示效果超級銳利。有些人說這屏幕解析度是假的,因為它使用了「RG/BW Pentile 矩陣」,但是對我來說,高解析度的圖片看起來就很棒,何況文本。
當年我購買 Yoga 2 筆記本電腦時,由於其使用的是當時最新的 Haswell 處理器架構,所以我遇到了各種英特爾顯卡顯示異常的問題,這些問題過了幾個月後才被解決。之後,我還發現了一個會導致 Linux 系統崩潰的內存泄漏問題,並且這個缺陷好多年都沒被處理。
我在 VLC 播放器中使用 shift + 箭頭鍵快進視頻時,遇到了好幾次內存耗盡的問題。系統也沒顯示 VLC 播放器佔用了多少的內存,但是電腦內存卻耗盡了。很明顯這是內核導致的內存泄漏問題。我創建了一個 swap 文件作為虛擬內存使用,以減少內存耗盡的時間,但是有好幾次我沒注意時,這個文件又被佔滿了。幾年後,這個問題逐漸消失了,而且現在 Linux 系統也運行得很穩定。
大家都認為英特爾公司為 Linux 系統開發的驅動程序是最好的,但是他們更像是微軟內部的一個秘密的臭鼬工廠項目。英特爾公司的驅動程序開發人員都很專業,就是人員不夠多。在發布硬體之前,他們都竭力讓驅動程序做得更完美。 英特爾公司生產的 113 款處理器 都是基於 Skylake 處理器架構的,只是在特性上有細微的區別。聽起來你會覺得有很多類型的處理器,但是在 Haswell 處理器 時期,英特爾公司生產了 256 款晶元。10 年前我聽一個英特爾公司的員工說過,相對於 Windows 來說,他們僅投入了 1% 到 Linux 系統上,從現在的情形來看,確實是那樣的。
在我使用 Yoga 2 的過程中唯一遇到的性能問題是無法正常播放 4K 視頻,屏幕經常出現卡頓,或是出現每秒才播放 5 幀的現象:
Yoga 2 甚至是在播放 1920×1080 解析度的視頻時有時候也顯得很吃力,看樣子它最多只能以 60fps 的速度來播放視頻。出現這樣的情況也可能是因為我一直在運行著其它的應用程序,比如 Firefox 瀏覽器和 LibreOffice 辦公軟體。
Skylake 處理器主要用於在 60fps 的速度下使用 H.264 、 VP9 以及其它編解碼方式來播放 4K 視頻。實際上這款處理器中有很多硬體專門用於加速多媒體特性。我嘗試使用 ffmpeg 軟體 來處理 H264 格式的硬體編碼,我發現即使只使用一個 CPU 的情況下,其處理速度也比原來的處理器快 4 倍。這種性能太棒了。不爽的是,在設置的過程中有點麻煩,因為你必須使用很多命令行參數:
-threads 1 -vaapi_device /dev/dri/renderD128 -vcodec h264_vaapi -vf format='nv12|vaapi,hwupload'
我嘗試找到一種方法讓 ffmpeg 軟體 保存這些命令,這樣我就不用每次都手動輸入這麼多參數了,但是最後發現根本行不通。而且無論怎樣,在整個過程中也不能自動傳遞這些參數。我還發現在使用這個硬體的的過程中不能縮放視頻尺寸,它會忽略該操作,因此,我很少會用這個工具。如果 ffmpeg 軟體 可以實現這一點就完美了。由於很多用戶都不了解,或者是不想太麻煩,所以還有很多未使用的硬體資源。這個軟體有很多跟 Linux 系統和 Windows 系統相關的應用介面,如果要進行視頻編碼和解碼,將會是一件麻煩事。
Skylake 處理器架構在播放 4K 視頻方面表現得更出色,但是有時候它也會出現卡頓現象,然後瞬間降到 10fps 的播放速度。我想起其中一部分卡頓現象就是在播放《X 戰警》的過程中。我嘗試在 Wayland 下播放 4K 視頻時卻很流暢,這讓我非常滿意。很高興看到 OpenGL 給予的大力支持。在硬體方面, 英特爾公司 2014 年以來支持的最新版本是 4.5 。
我的 Yoga 900 (-13ISK2)筆記本電腦實際上是一個升級版,使用比 520 更快 的 Iris 540 圖像協同處理器,而且它的流處理器多達 24 個。然而,它只能用來玩 SuperTuxKart 遊戲,而且還得將遊戲顯示效果設置為中等,解析度調整為 1600×900 ,速度為 20fps ,我也不想在這裡吹什麼牛。說真的,這款遊戲比前幾年改善了很多,而且遊戲界面也漂亮得多。
英特爾公司在中國有一個團隊致力於使 該顯卡支持 OpenCL。但是,我從未看到 Blender 的任何用戶使用它,因此我懷疑這個團隊是不是作擺設用的。英特爾公司已經很長時間都沒有支持 OpenCL 了,那些使用 Blender 軟體處理重要工作的用戶早已換成 Nvidia 或者 AMD 顯卡,即使英特爾公司後來重新寫了代碼,大家也沒太多的興趣做測試。
有一件事讓我感到非常意外,我在另外一台機器上做光線追蹤測試時發現,一個四核的處理器比使用循環引擎的 NVidia 960M 的處理器要快得多。很明顯,在處理那個任務時, 640 CUDA 多核心處理器也比不上 4 個英特爾公司的 CPU 。更高級的英特爾處理器有 2000 多個核心,性能更強悍。
HiDPI 高解析度支持
最近這三年來, Linux 系統在高解析度屏幕方面已經做得越來越好了,但是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還好目前的 Gnome 版本對 HiDPI 的支持也算完美。如果你把火狐瀏覽器的 layout.css.devPixelsPerPx 這個參數值設置為 2 ,其顯示效果更美觀。然而這個 13.3 寸的屏幕解析度還是顯得略小了些,我還安裝了一個無斜視加強版(No-Squint Plus)插件,這讓屏幕在 120 度範圍內看起來更方便。
很高興地看到 LibreOffice 辦公軟體的界面在當前設置的屏幕下變得更加美觀,因為我安裝了 2014 年 4 月份發布的一些補丁,而且這些功能還一直在不斷的完善中。最大的問題是 LibreOffice 軟體界面的工具圖標重疊起來了。有很多主題都包括 SVG 圖標,但是這些圖標不會跟產品一起發布出來。跟 PNG 類型的圖標相比, SVG 圖標載入更慢,而且還要緩存才行。Tomaž Vajngerl 在這方面投入很多的精力,但是還未發布出來。儘管這樣, LibreOffice 比那些沒有易識別圖標的 Linux 系統應用程序要漂亮得多。
應用程序在高解析度屏幕中的檢測與應用方面正在不斷的完善,但是還有其它一些很流行的程序,比如 Gimp ,Audacity 和 Inkscape 仍然不能使用高解析度屏幕。我為 Gimp 軟體安裝了一個很強大的定製化主題,但是所有的圖標都變得大不一樣,儘管這些圖標已經顯示得夠大了,但是也很難識別出來。
Linux 系統佔有了 1.5% 的市場份額,遺憾的是這些問題並沒有得到更多的重視。雖然很多應用軟體逐步使用 GTK 3 來開發它們的圖形界面,但是比如說 Audacity 這款音頻處理軟體好像是已經終止開發了。在我的第一篇評論中我發現,那些提供長期支持的應用程序仍然有很多地方需要改進,但是 3 年多過去了,即使是那些很出名的軟體也沒做到位。
SSD 固態硬碟
由於我平時對系統做了各種各樣的優化,尤其是對火狐瀏覽器做的優化,因此我的老款電腦的硬碟仍然可以正常工作。還記得我的 /tmp 目錄被我自動設置為 RAM 設備,因此,我經常把文件默認下載到那裡。有時候我要把一個 500 MB 的視頻剪輯成 20 MB 的小視頻,或者是轉換成另外的格式,因此我在 /tmp 目錄下做這些工作節約了大量的寫入操作。這樣做需要更多的工作量,也可能沒必要,但是在 RAM 存儲中運行速度更快。
在這三年里,我幾乎對每個硬碟的存儲單元做了 25 次寫入,這意味著這塊硬碟可以使用 350 年左右。絕大部分的寫操作都用於 Arch Linux 系統的更新。我每個月都會構建新的 LibreOffice 軟體,每周都會更新「穩定」版系統內核。實時把系統升級到最新棒真的讓人很爽,但是與 Debian 的穩定版系統相比起來,這將會進行 100 多次寫入操作。然而,能夠讓每一個系統組件都升級到最新版,這也是值得的。
新的三星硬碟診斷工具無法檢測出每個硬碟存儲單元的寫次數。事實上,我也不能確定這個硬碟的存儲單元類型是什麼以及在處理任務的過程中寫了多少次。我相信從「已用百分比「這個數據可以看到硬碟的使用時長,但是也許這隻跟空閑的存儲單元有關。我沒有找到任何相關文檔,因此我只能猜測到大致跟下面的數據差不多了:
型號: | SAMSUNG MZVLV256HCHP-000L2 |
---|---|
固件版本(0x06): | 3 Slots |
可用空間: | 100% |
可用的空閑閾值: | 10% |
已用百分比: | 0% |
讀取的數據單元: | 198,997 [101 GB] |
寫入的數據單元: | 305,302 [156 GB] |
主機讀命令: | 3,480,816 |
主機寫命令: | 10,176,457 |
錯誤日誌條目: | 5 |
損壞的左 Ctrl 鍵
在使用了幾個小時之後,我發現一個問題,如果我按鍵盤左上角時,左 Ctrl 鍵會彈起來:
損壞的 Yoga 900 按鍵:注意跟右側對比下,你會發現左側少了個小圓柱體形狀的東西:
Yoga 900 鍵盤布局跟 Yoga 2 Pro 版一致,但是內部結構不同。 Yoga 2 Pro 版的鍵盤不能單獨移除和替換按鍵,而且你也沒有辦法撬起任何按鍵,除非那個按鍵被你徹底搞壞了。 Yoga 900 的按鍵跟老款的 Thinpad 筆記本一樣的:每個按鍵都是分開的,你可以單獨取下來進行更換。
然而,還有一個小毛病,每個鍵軸有 4 個小圓筒狀的凹槽部件,如果不小心丟失了一個,那麼該按鍵就只有三個接觸點了,如果你不敲擊到按鍵的中間位置,那麼這個按鍵的鍵帽將會逐漸脫落下來。
我把這個問題反饋給聯想。儘管這些按鍵還能使用,也可以替換成新的,但是他們只替換整個鍵盤,不會寄送任何零散部件。他們建議我把筆記本電腦寄給聯想售後中心進行維修,或者是送到極客小組服務中心。我知道寄到聯想售後的話至少要 2 周的時間,因此我諮詢了當地的商店,看他們是否有 Yoga 筆記本的鍵盤配件。他們告訴我,他們不維修電腦,只負責把它寄到亞特蘭大。那裡曾經有很多地方可以維修 IBM 的各種筆記本電腦,而且也有各種配件,但是現在已經是不可能的了。
我用了好幾個小時後才注意到了這個問題,我確信那是生產筆記本電腦過程中的疏忽導致的。這是一塊非常小的塑料塊,在裝配的過程中就早已變形或損壞了。
儘管這個電腦還在保修期,可以免費進行維修,我可不想為這些小事情耽擱太多時間,因此我在網上找到一個叫做 laptopkey.com 的網站,然後訂購了一個換鍵和支架。真是太詭異了,竟然有三種類型的支架!我花了好一會才搞明白我的電腦適合哪一種類型,因為這三種類型太難區分了:
因此我預定了這個配件,但是還得花費至少一個星期的時間才到收到。這真是太讓我抓狂了,因為我每次使用複製粘貼、視頻跳躍或者是在編輯器里按單詞移動及其它相關操作時,只能使用右 Ctrl 鍵。我覺得我可以把右邊的 Ctrl 鍵更換到左邊來,但是我從未這麼弄過。
因此,我嘗試跟著網上找到的視頻步驟把這個鍵弄下來:我先用指甲扣起左上角到一定高度。然後用同樣的方式操作右上角,但是另外一個小塑料片被折斷了,因此我弄壞了兩個鍵軸。如果不損壞這些非常細小的塑料夾片,根本不可能把按鍵撬下來。這種類型的鍵盤只不過是理論上可以進行更換吧。
因此,我決定採用笨辦法,使用強力膠。我情願讓這個該死的按鍵就這樣固定死了,我暫時沒有一個緊急的方法來替換它們。這真是太折騰了,因為我只需要大概直徑 1mm 的膠水:如果弄太多的膠水可能會讓情況變得更糟糕。
我維修小型遙控飛機的經驗在維修電腦上也非常有幫助,我修好它了,而且左邊的 Ctrl 鍵也固定好了。右邊的那個 Ctrl 鍵還處於分離狀態,但是我幾乎用不到。我的心情又好起來了,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但是懂得如何維修電腦也是個非常重要的技能。
Antergos 與 Arch Linux 系統對比
在我使用了 3 年多的 Arch Linux 系統之後,我再也沒興趣去嘗試其它操作系統了。雖然英特爾公司更新驅動程序的步伐有些落後,但是無論怎樣,在日常工作中使用 Arch Linux 系統還是挺讓人愉快的,而且每一個星期都有所進步。實時更新任何程序真的讓人很爽。我經常使用比 Ubuntu 系統發布時間還要新的軟體包。雖然 Ubuntu 用戶可以在自定義的 PPA 中找到更新的軟體包,但是這種軟體包都沒有經過任何測試或修復,因此用戶在使用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
也有用戶抱怨 Ubuntu 系統升級時會導致機器自動重啟或者強制用戶重新安裝軟體,因此,即使安裝的過程很快,之後卻需要很長的時間來維護。我每次聽到有人抱怨 Arch 系統的安裝過程時,最終的原因總是歸結為他們自己操作不當或是類似 btrfs 文件系統損壞的問題。
我曾經想嘗試安裝 Antergos 系統,那是一款基於 Arch Linux 並搭載了桌面環境的 Linux 發行版。然而,安裝過程中的設置界面在顯示器上看不清楚,而且最小化安裝後也識別不到觸摸板,那是由於我僅有一個有可用空間的老式 1 GB U 盤了。因此,我決定還是重新安裝原來的 Arch Linux 系統。還好 Yoga 筆記本仍然支持傳統的 BIOS 啟動方式,這樣我就不用再去折騰 UEFI 了。
很遺憾我沒能試用 Antergos 系統,因為我覺得對於那些技術水平一般的用戶或是想快速入門 Arch Linux 系統的用戶來說, Antergos 算是一個非常強大的 Linux 發行版了。 Arch 在維基上有豐富的文檔新資料教你如何完美地使用這個 Linux 系統。我喜歡優化,比如每周定時對固態硬碟做優化、用戶配置文件-同步-進程腳本、對安卓系統的支持以及在視頻播放中使用硬體加速等等。在 Linux 系統中有很多大家都需要去折騰的功能特性,只需要輸入幾行命令就可以搞定了。
Manjaro 也是一款非常流行的基於 Arch Linux 並搭載了桌面環境的 Linux 發行版,但是用了 3 年多的 Arch Linux 系統後,我更信任 Arch 的封包人會解決組件之間的問題。我在 Reddit 網站看到一些評論,有用戶反映說 Manjaro 系統升級後就崩潰了。
我對 Arch Linux 系統唯一不爽的一點就是它醜陋而看不懂的引導載入界面。還好我只需要使用老電腦中的 grub.cfg 配置文件來替換掉就可以了。
安裝 Arch Linux 系統
起初我只想簡單地把硬碟從老的筆記本電腦移植到新的筆記本電腦上,這樣我就不用安裝任何東西了,但是拆開電腦後,我發現 M.2 介面的固態硬碟形狀很特殊。本來我也可以使用一個低級塊複製方法來完成移植,但是這一次是一個很好的回顧安裝過程的機會,所以我決定從頭再來一遍。 3 年多的時間裡,我安裝了很多沒用的應用程序,即使有些被我卸載了,系統中還存在很多的遺留文件。
由於 Arch 900 筆記本電腦已經發布出來一段時間了,其硬體也不是最新的,所以安裝 Arch Linux 系統的過程進行得很順利。我仍然需要使用 rfkill 工具來開啟無線上網 功能,除此之外,系統都正常運行了。顯然, Linux 系統下還不能正確讀取該型號的 rfkill 信息。幸運的是在啟動 rfkill 工具時, systemd 會自動恢復 rfkill 的數據。
內核故障列表
有一件事讓我非常驚訝, Linux 操作系統的缺陷列表太混亂了。我知道有很多的用戶參與其中,其變化頻率也很高,但是,最糟糕的事情卻是系統缺陷報告依然如故。我搞不懂為什麼有些系統缺陷已經存在好多年了,但是卻絲毫沒有修復的跡象。
我在上次的評論中打過一個很好的比方。假設航空公司花了一兩年的時間才把你丟失的行李找回來了。還你會信任那家公司嗎?實際上,如果你還有幾千個已知的系統缺陷和上百次系統性能回退,那麼你發布新的發行版有什麼意義呢?如果波音公司的每一架飛機都有 1% 的墜機概率,那他們會這麼多年都置之不理嗎?
也許 Linux 系統基金會應該僱傭一些專職的工程師來修復那些看似被遺忘的系統缺陷問題。有很多人從事 Linux 系統工作,大家都清楚該系統有很多歷史缺陷未修復——通常情況下,這些問題都是由普通用戶自己處理的。我覺得目前的 Linux 系統就不要發布任何更新了,先花幾個月的時間去修復那些系統缺陷,直到缺陷數量小於 50 個時,再發布新版本,這樣的系統內核會更穩定。現在還有 4672 個系統缺陷問題未解決,這才是一個非常好的改變發行版主版本號的理由。
有些東西跟每周發布一個新的穩定版本是相悖的,但是這種方式還持續了這麼多年了,而且他們每次都發布一些重要補丁,因此他們也算是做了一些非常有意義的工作。內核的開發速度很快,也變得越來越好,因此早已超出我吐槽的範圍了,但是我還是覺得他們應該嘗試換個思路。
至少,系統缺陷問題應該在規定的時間內處理。如果超出指定時間,這個系統缺陷應該提交給到維護者並逐漸發送給 Linus 本人。如果某個領域內存在很多的歷史缺陷也沒人去修復,那麼 Linus 應該公開並嚴厲批評相關組織機構。他們更應該像波音公司那樣去思考解決問題。
聯想公司
很多 Linux 用戶都痛擊聯想公司對定製化的筆記本缺少支持,好在他們創造了性價比較高的硬體。正如我多年前寫的一樣,很明顯,聯想公司在發布 Yoga 2 之前就沒人安裝過 Linux 系統來進行測試, Yoga 900 筆記本也是如此,因為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我覺得他們公司的每個員工都應該安裝雙系統。這在設置上並不難,用戶也更希望他們這樣做。聯想有 60000 多員工。至少他們應該在公司內部成立一個 Yoga 團隊,然後招一些人來著手處理 Linux 系統 問題。Windows 系統在很多方面比 Linux 系統更難用。Windows 系統雖然能夠運行更多的應用程序,但是我覺得也許他們一半的用戶還是更樂於使用合理配置的 Linux 系統吧。
儘管現在聯想對 Linux 系統很不屑,他們製造的麻煩比軟體方面還多。在很多型號的筆記本電腦中, RAM 晶元被焊接固定了。他們只允許白名單設備和預授權的卡可以安裝到聯想筆記本電腦中。 Yoga 筆記本也沒有獨立顯卡,而且聯想公司本來也不支持更新主板上的卡。我想有人會把這些矛頭指向聯想公司的 CEO 。
總結
Yoga 900 筆記本電腦的售價確實讓人激動不已,而且相對於前一款 Yoga 2 來說,其改進方面也是有目共睹的。相近配置的蘋果 Macbook Pro 筆記本電腦價格為 1500 美元,但是像素卻比 Yoga 900 少了 40% 。
Windows 系統從 Linux 系統中汲取了很多特性,但是 Windows 系統一直沒有一個包管理器來對那些非常有趣的且免費的預編譯軟體組件提供本地支持。因為 ffmpeg 工具使用很多的依賴包,所以在 Windows 系統中安裝 ffmpeg 工具就是一件很頭疼的事,
微軟建立了 Windows 應用商店,這有點類似 Linux 系統中的軟體倉庫,但是它不會處理軟體包之間的依賴性,而且也不允許用戶設置個人軟體倉庫。微軟還開發了一個新的包管理器,叫做 NuGet,但是它主要用於 .Net 語言開發的軟體。也包括 ffmpeg 工具的安裝包,但是沒有與該代碼相關的任何依賴包,因此即使安裝完成後也沒啥用。
去年 3 月份,微軟公司宣布 Windows 系統支持運行 Ubuntu 的命令行及應用程序,這的確是一個革命性的轉折點。(他們本應該先支持 Debian 系統。)甚至還有熱議聲稱 Windows 系統將會支持更多的 Linux 發行版,這真是太讓人激動了。
至少對於我來說,我不需要使用任何 Windows 的應用程序,也不需要浪費額外的時間去維護了。在 Windows 系統中修復問題時,你可以到很多不同的地方查詢解決問題的方法。 Linux 系統有很多的地方要進行配置,但是總的來說,這已經很簡單了。
我有個朋友為了更新驅動程序,需要在 Windows 下安裝第三方軟體,因為更新這種操作需要從微軟網站以及其它更多的網站來抓取代碼。 Windows 系統已經比前幾年做得更好了,有更多的遊戲和桌面應用程序,但是它仍然是一個封閉式老系統。
我發現 Gnome 經典桌面給人一種簡潔性的體驗。我希望它不是使用很繁雜的流行 Javascript 腳本語言編寫的,他們還要重新建立一個關於定製化主題和顏色主題的社區。 Gnome 2 和 Windows 10 系統中的有些非常有用的功能也消失了,而且也沒有老版本的穩定。 2011 年發布的 Gnome 3.0 完全就是走回頭路,但是 6 年後的 Gnome 3.22 終於再續輝煌。
Gnome 經典桌面環境是最優秀的圖形化界面之一,很多優秀的特性都變得越來越好了。已安裝完成 Arch Linux 系統的 Yoga 900 筆記本電腦現在都運行正常了,我期待著 Linux 系統對 HiDPI 模式和其它方面的改進!我迫不及待地想深入學習 LibreOffice 辦公軟體里的語法檢查特性。
via: http://keithcu.com/wordpress/?p=3739
作者:keithccurtis 譯者:rusking 校對:wxy
本文轉載來自 Linux 中國: https://github.com/Linux-CN/arch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