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總統候選人們要使用 Linux 發行版,他們會選擇哪個?
共和黨總統候選人 Donald Trump【譯者註:唐納德·特朗普,美國地產大亨、作家、主持人】
如果要競選總統的人們使用 Linux 或其他的開源操作系統,那麼會使用哪個發行版呢?問題的關鍵是存在許多其它的因素,比如,一些「政治立場」問題,或者是給一個發行版的名字添加上感嘆號是否合適——而這問題一直被忽視。先不管這些忽視:接下來是時事新聞工作者關於總統大選和 Linux 發行版的報道。
對於那些已經看了很多年我的文字的人來說(除了我親愛的的編輯之外,他們一直聽我的瞎扯是不是倒霉到家了?),這篇文章聽起來很熟悉,這是因為我在去年的總統選舉期間寫了一篇類似的文章。一些讀者把這篇文章的內容看的比我想像的還要嚴肅,所以我會花點時間闡述我的觀點:事實上,我不認為開源軟體和政治運動彼此之間有多大的關係。我寫那樣的文章僅僅是新的一周的自我消遣罷了。
當然,你也可以認為它們彼此相關,畢竟你才是讀者。
Linux 發行版之選:共和黨人們
今天,我只是談及一些有關共和黨人們的話題,我甚至只會談論他們的其中一部分。因為共和黨的提名人太多了,以至於我寫滿了整篇文章。由此開始:
如果 Jeb (Jeb!?) Bush 使用 Linux,它一定是 Debian。Debian 屬於一個相當無趣的分支,它是為真正意義上的、成熟的黑客設計的,這些人將清理那些由經驗不甚豐富的開源愛好者所造成的混亂視為一大使命。當然,這也使得 Debian 顯得很枯燥,所以它已有的用戶基數一直在縮減。
Scott Walker ,對於他來說,應該是一個 Damn Small Linux (DSL) 用戶。這個系統僅僅需要 50MB 的硬碟空間和 16MB 的 RAM 便可運行。DSL 可以使一台 20 年前的 486 計算機煥發新春,而這恰好符合了 Scott Walker 所主張的消減成本計劃。當然,你在 DSL 上的用戶體驗也十分原始,這個系統平台只能夠運行一個瀏覽器。但是至少你不用浪費錢財購買新的電腦硬體,你那台 1993 年購買的機器仍然可以為你好好的工作。
Chris Christie 會使用哪種系統呢?他肯定會使用 Relax-and-Recover Linux,它號稱「一次搞定(Setup-and-forget)的裸機 Linux 災難恢復方案」 。從那次不幸的華盛頓大橋事故後,「一次搞定(Setup-and-forget)」基本上便成了 Christie 的政治主張。不管災難恢復是否能夠讓 Christie 最終挽回一切,但是當他的電腦死機的時候,至少可以找到一兩封意外丟失的機密郵件。
至於 Carly Fiorina,她無疑將要使用 惠普 (HPQ)為「The Machine」開發的操作系統,她在 1999 年到 2005 年這 6 年期間管理著該公司。事實上,The Machine 可以運行幾種不同的操作系統,也許是基於 Linux 的,也許不是,我們並不太清楚,它的開發始於 Carly Fiorina 在惠普公司的任期結束後。不管怎麼說,作為 IT 圈裡一個成功的管理者,這是她履歷裡面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時這也意味著她很難與惠普徹底斷絕關係。
最後,但並不是不重要,你也猜到了——Donald Trump。他顯然會動用數百萬美元去僱傭一個精英黑客團隊去定製屬於自己的操作系統——儘管他原本是想要免費獲得一個完美的、現成的操作系統——然後還能向別人炫耀自己的財力。他可能會吹噓自己的操作系統是目前最好的系統,雖然它可能沒有兼容 POSIX 或者一些其它的標準,因為那樣的話就需要花掉更多的錢。同時這個系統也將根本不會提供任何文檔,因為如果 Donald Trump 向人們解釋他的系統的實際運行方式,他會冒著所有機密被泄露至伊斯蘭國家的風險,絕對是這樣的。
另外,如果 Donald Trump 非要選擇一種已有的 Linux 平台的話, Ubuntu 應該是明智的選擇。就像 Donald Trump 一樣, Ubuntu 的開發者秉承「我們做自己想要做的」原則,通過他們自己的實現來構建開源軟體。自由軟體純化論者卻很反感 Ubuntu 這一點,但是很多普通用戶卻更喜歡一些。當然,無論你是不是一個純粹論者,無論是在軟體領域還是政治領域,還需要時間才能知道分曉。
敬請期待
如果你想知道為什麼我還沒有提到民主黨候選人,別想多了。我沒有在這篇文章中提及他們,是因為我對民主黨並不比共和黨喜歡更多或更少一點(我個人認為,這種只有兩個政黨的美國特色是荒謬的,根本不能體現民主,我也不相信這些黨派候選人)。
另一方面,也可能會有很多人關心民主黨候選人使用的 Linux 發行版。後續的帖子中我會提及的,請拭目以待。
作者:Christopher Tozzi 譯者:vim-kakali 校對:PurlingNayuki, wxy
本文轉載來自 Linux 中國: https://github.com/Linux-CN/arch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