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規模地部署多雲的無伺服器程序和 Cloud Foundry API
他在最近的北歐 APIs 2017 平台峰會登上講台,並挑戰了一些流行的觀念。
「快速失敗不是一個很好的概念。你想在第一場比賽中獲得一些非常棒的東西。這並不意味著你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而是應該讓它變得非常棒,然後不斷的發展和改進。如果一開始真的很糟糕,人們就不會想要用你。」
他談及包括 OpenWhisk 在內的 IBM 現代無伺服器架構,這是一個 IBM 和 Apache 之間的開源夥伴關係。 雲優先的基於分散式事件的編程服務是這兩年多來重點關注這個領域的成果;IBM 是該領域領先的貢獻者,它是 IBM 雲服務的基礎。它提供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自動縮放、為多種語言提供支持、用戶只需支付實際使用費用即可。這次旅程充滿了挑戰,因為他們發現伺服器操作需要安全、並且需要輕鬆 —— 匿名訪問、缺少使用路徑、固定的 URL 格式等。
任何人都可以在 30 秒內在 https://console.bluemix.net/openwhisk/ 上嘗試這些無伺服器 API。「這聽起來很有噱頭,但這是很容易做到的。我們正在結合 Cloud Foundry 中完成的工作,並在 OpenWhisk 下的 Bluemix 中發布了它們,以提供安全性和可擴展性。」
他說:「靈活性對於微服務也是非常重要的。 當你使用 API 在現實世界中工作時,你開始需要跨雲進行擴展。」這意味著從你的內部雲走向公共雲,並且「對你要怎麼做有一個實在的概念很重要」。
在思考「任何雲概念」的時候,他警告說,不是「將其放入一個 Docker 容器,併到處運行。這很棒,但需要在這些環境中有效運行。Docker 和 Kubernetes 有提供了很多幫助,但是你想要你的操作方式付諸實施。」 提前考慮 API 的使用,無論是在內部運行還是擴展到公有雲並可以公開調用 - 你需要有這樣的「架構觀」,他補充道。
Parmelee 說:「我們都希望我們所創造的有價值,並被廣泛使用。」 API 越成功,將其提升到更高水平的挑戰就越大。
API 是微服務或「服務間」的組成部分。
他說,API 的未來是原生雲的 - 無論你從哪裡開始。關鍵因素是可擴展性,簡化後端管理,降低成本,避免廠商鎖定。
你可以在下面或在 YouTube 觀看他整整 23 分鐘的演講。
via: http://superuser.openstack.org/articles/deploy-multi-cloud-serverless-cloud-foundry-apis-scale/
本文轉載來自 Linux 中國: https://github.com/Linux-CN/arch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