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中國

歐拉:那個要統一數字基礎設施的操作系統來了

一直以來,雲、管、邊、端操作系統領域的碎片化,都是切實存在但又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在伺服器上使用一個系統,在雲計算集群上使用另一個系統,而在邊緣計算設備和嵌入式設備則又是一個新的系統。似乎天經地義的,不同場景的設備就該使用不同的操作系統。

但在計算機技術和計算基礎設施以指數級發展的今天,是否還應該墨守成規?在消費者領域,我們已經看到越來越明顯的系統融合趨勢,比如,蘋果公司希望全線都使用同一套系統,以提供給用戶最好的體驗;再比如華為的鴻蒙也通過將不同的操作系統融合,讓普羅大眾也能感受到萬物互聯互通的多彩生活。

此時我們不禁要問:「是否應該在更大、更宏觀的場景,對更多的計算場景進行融合?」就如同歐拉公式揭示的那樣,世界本是統一的,計算世界是否也已經迎來了大一統的契機?

歐拉:以開源主導的大一統技術社區

商業公司由於人力有限,往往只會選擇在一個領域做深耕投入,以期獲得更大的收益;而與之相比,開源社區則不同,大家會基於對於開放理念的追求,而不斷迭代一款產品。開源社區近乎無限的開發者參與,以及它開放的模式,也讓一款統一而一致的產品成為了可能。

Linux 內核便是一個十分典型的例證。最初的 Linux 內核只是一個用於個人電腦的小玩具,而隨著全世界開源貢獻者持續三十年的不懈投入,如今的 Linux 已經遍及了從超算、雲計算、伺服器、個人桌面、物聯網、智能終端等各種大相徑庭的不同使用場景,跨越了從 x86、ARM、RISC 等十數種計算架構,從某種意義上奠定了大一統的計算基礎。

但是另外一方面,雖然 Linux 及其生態已經構築了一個平實而廣泛的基礎,但是我們也看到,即便是在源出一門的內核之上,由於商業利益、計算能力限制、用戶體驗等因素,往往我們見到的是在操作系統層面的割裂。

而這一次,歐拉(openEuler)希望立足於開源社區,與社區共同建設一個「數字基礎設施的開源操作系統」,從而,不僅僅是底層的內核,而在更高層面也達成大一統的融合和互聯。

新的歐拉操作系統可廣泛部署於伺服器、雲計算、邊緣計算、嵌入式等各種形態設備,應用場景覆蓋 IT( 信息技術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T( 通信技術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和 OT( 運營技術 Operational Technology ),實現統一操作系統支持多設備,應用一次開發覆蓋全場景。

和過去歸屬於公司的操作系統不同,歐拉是一個開發者的操作系統。雖然歐拉發軔於華為公司,但其成長得益於開發者的參與和投入,也反過來促進了開發者的發展。目前已有 100 多家企業、機構等組織加入,匯聚了超過 6000 多名開發者,10 多家國內主流的 OSV 基於歐拉發布了商業發行版。對於開發者來說,雲、管、邊、端的融合,有助於開發者降低開發成本。開發者可以基於同一個技術底座,開發出一個能夠應用在不同場景下的應用程序,從而獲得更多的用戶和可能。

歐拉:由工具主導的發行版變化

過去的 openEuler 重點關注在鯤鵬生態,而現在的歐拉將涵蓋從 x86、ARM、RISC 等不同架構,以支持更廣泛的計算場景。

過去的 openEuler 著重於伺服器操作系統,主要應用於伺服器場景,而隨著新歐拉的發布,openEuler 將會擴展其場景,覆蓋伺服器、雲計算、邊緣計算和嵌入式設備。從只處理伺服器的問題,延展到可以解決更多場景、更全設備的新操作系統。

這樣的升級,是為了更好的利用不同的設備和不同場景下的算力,通過操作系統層面的統一,讓計算能力可以更加容易調度,實現計算能力利用的最大化。

不僅如此,為了更好更快的抵達這個目標,歐拉社區還提供了一系列的工具和能力,讓開發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裁剪配置自己需要的系統。諸如,可以通過配置和設置來打包操作系統的全棧原子化的能力,更加簡單地完成系統的裁剪,以應對面向邊緣計算、嵌入式設備等計算和存儲資源都較少的場景,更好的服務這些設備。

當然,也不止於此。

對於開發者來說,操作系統的融合固然是好事,但對於開發者來說,感知不大,因為操作系統層面的變動往往是底層工具的變化,落實到開發者層面,還需要很多的時間。但歐拉社區這次的發布除了操作系統的升級,還提供了北冥技術架構 —— 北冥架構是為多樣性計算硬體及集群打造的使能軟體棧,簡化多樣性計算環境下的開發和部署,充分釋放算力性能。通過北冥,開發者想要在安裝了歐拉的多個設備中去開發應用程序,也變得更加簡單。

歐拉:與鴻蒙共享技術結晶

本次歐拉的升級,除了架構和計算場景的升級,還有一個很大的升級便是‌**歐拉將與鴻蒙共享底層技術,共建用戶生態**。

鴻蒙作為一個面向智能終端的設備,可以通過海量的設備覆蓋和豐富的操作體驗,為開發者提供更多的機會。而歐拉作為一個專註於伺服器端場景,追求安全性和穩定性的操作系統,可以通過與鴻蒙的結合,更好的為用戶場景提供服務。

鴻蒙和歐拉的結合一個更大的好處在於,隨著底層基礎的打通,我們身邊的智能設備,和雲端的伺服器、邊緣計算設備,可以擁有更好的交互方式,從過去的通過 API 實現數據的同步,變成可以藉助於分散式軟匯流排,讓智能設備可以從身邊的設備去借用計算能力、進行管控,這將更加的簡單和直接。

而這種雲、管、邊、端融合,將伺服器、網路設備、物聯網設備、智能終端等互相連接的方式,也必將帶來一波新的應用開發浪潮,大家可能會發現,過去難以實現的場景,現在可以通過一個更簡單的方式來實現。隨著技術的進步,帶來使用體驗、操作體驗、管理體驗的進一步提升。

我們可以暢想一下,在未來,當鴻蒙與歐拉結合,我們拿著鴻蒙的手機走進機房,馬上就可以看到不同的伺服器之間的信息,而且這些信息可以通過分散式軟匯流排來傳遞,我們可以更加簡單、直接的操作伺服器上的數據和功能。

可以想像,歐拉+鴻蒙將滲透到我們身邊的每一個應用,所以,我認為,歐拉社區也許是朝著「元」操作系統在發展,從底層,到數據,從 API 到 AI,在更大的層面進行了統一、融合。

那個要統一數字基礎設施的操作系統

完美的歐拉公式,呈現了數學的統一之美,歐拉操作系統,能否統一數字基礎設施?我想這個問題,應該由開源社區來揭示。


本文轉載來自 Linux 中國: https://github.com/Linux-CN/archive

對這篇文章感覺如何?

太棒了
0
不錯
0
愛死了
0
不太好
0
感覺很糟
0
雨落清風。心向陽

    You may also like

    Leave a reply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

    此站點使用Akismet來減少垃圾評論。了解我們如何處理您的評論數據

    More in:Linux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