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中國

《代碼英雄》第一季(5):容器競賽

本文是《代碼英雄》系列播客第一季(5):容器競賽音頻腳本。

容器的興起為開發者們打開了一道新的大門,它簡化了在機器與機器之間傳遞項目的成本。隨著它變得廣受歡迎,一場大戰也悄悄拉開帷幕。這場戰鬥的獎品是容器編排的控制權,參賽者包括這個行業最快最強的玩家。

容器是開源運動中最重要的一項突破之一。在這一集里,特邀嘉賓 Kelsey Hightower、Laura Frank 和 Clayton Coleman 將告訴我們容器如何為未來添磚加瓦,以及編排技術為何如此重要。

Saron Yitbarek

你有看過賽馬嗎?賽馬們排成一行,蹄子刨著腳下的土壤。你可以想像出這麼一副畫面。比賽即將開始,在這些競爭者中脫穎而出的將是優勝者。

00:00:30

不同的是,比賽的不是馬。而是科技世界的諸侯。那麼是什麼讓比賽如此重要?是怎樣的珍貴的獎勵,才會讓這些參賽者們排著隊,迫不及待地想要得到它? 這是一場贏家將掌握容器編排技術規則的競賽,而且勝利者只有一個。重要的是,不同於其他的比賽,贏得這場比賽,你不僅僅會成為今天的冠軍,更有可能在來持續領先。

00:01:30:

我是 Saron Yitbarek,這裡是代碼英雄,一款紅帽公司原創的博客。

第五集,容器競賽。上一集我們見證了 DevOps 的崛起,以及一組新工具如何影響了其他人對開發者這一概念的看法。在這一集欄目中,我們會追溯容器技術崛起的歷史,講述容器技術如何通過擁有支持全新工作的可能性,來進一步擴展開發者這一角色的概念。然後我們會一起見證容器標準化是如何為容器編排奠定比賽基礎的。

00:01:30

這是一場嚴肅的比賽,也是一場全球性的比賽,吸引了行業里最快,最強大的選手。他們都準備好了為衝刺終點線而奮力一搏。準備好了嗎? 比賽開始了!

現在,隨著這些「賽馬」離開起點,也許我們應該弄清楚為什麼這場比賽如此重要。誰會關心容器呢?好吧,算我一個。但是實際上,一開始我也並不知道容器是什麼。以下我將講述一個小故事 —— 我是如何醒悟容器之美的。

00:02:00

不久之前,我還在為我網站寫代碼,然後有天我讓我的朋友 Nadia 過來實現一些新的功能。我在保持代碼乾爽和可讀性方面做得很好,當然,代碼也經過了很好的測試。所以再加入一個新的網站開發者也不是一件難事。對嗎?如果你也這樣以為,那就錯了。這是一個非常繁瑣的過程,特別是當我們跑規範化測試時,這個問題尤為明顯。

00:02:30

代碼運行正常,但我們不能在兩台電腦上同時通過所有測試。我們有很奇怪的電腦時區設置問題,而且她的 Ruby on Rails 版本跟我的不同。就是一個很經典的問題:「我的電腦上可以代碼運行」,「可是在我的電腦上就是不行」。我只好對代碼做一些修改,直到它在我這裡正常運行,但當我把它發送給 Nadia 時,程序又會崩潰。

00:03:00

我很清楚,我和 Nadia 所碰到的這些問題,對於所有的開發者來說都或多或少經歷過,甚至他們把這種經歷當作玩笑來講。有時候,我只能把這個當做是在我工作時必須要忍受的一部分。我沒有意識到的是,這個問題有個最終解決辦法。想像有一種方式可以降低人與人之間的隔閡;想像有一種方法可以讓我們在開發中使用任意喜歡的工具,並且在傳遞工作成果時毫無阻礙;想像一下有一種辦法,無論有多少人同時進行一個項目的開發,不管這些人散布在世界何地,都可以讓項目從開發到測試,再到生產環境,保持連貫性。如果在我浪費好幾周,用最笨的方式傳遞工作成果前就想到了容器該多好。

00:03:30 - Liz Rice

一個容器實際上就是一個進程。

Saron Yitbarek

Liz Rice 是 Aqua Security 的一名技術佈道師。她描述了為何容器會如此實用。事實上容器把一切打包到了一個整潔、並且可以遷移的包中。

00:04:00 - Liz Rice

這就像任何其他的進程一樣,不同的是容器的世界非常小。比如,如果你啟動一個容器,進程會被授予它自己的根目錄。然後它認為自己在查看的是整台計算機的根目錄,但實際上它只是在查看這個文件系統很小的一個子集。

00:04:30 - Saron Yitbarek

通過打包一個可執行文件及其所有的依賴,容器可以在任何筆記本或者雲中的虛擬機上運行。帶著它自己的執行文件、庫和依賴。所有的一切都包含在了容器中。所以,這就是容器神奇之處,容器在每個環境中的運行都會完全一樣。這也就意味著開發者可以輕鬆地分享並協作應用開發,而不用擔心計算機之間相互不兼容這個老問題。

00:05:00

舉一個類比的例子希望能夠幫助你理解。你有聽說過 藍圍裙 Blue Apron 這個服務嗎?該服務提供你做飯所需的一切,包括精心按照菜譜卡片搭配好的,所有做飯需要的原料。好的,想像一下如果藍圍裙所能帶給你的不僅僅只是還沒有處理過的食材,而是一整個廚房,有煤氣灶,還有你所需要的全部餐具,一切你需要的都會裝到小盒子里,放在門階上。這就是一個容器。在我提到的那種情況下,容器技術就可以很好地解決 Nadia 加入進來時所碰到的問題,簡單到像使用藍圍裙服務做一頓晚餐一樣。虛擬機同樣也可以提供一個預裝好的環境。但要解釋這個,我們就不得不拋棄藍圍裙這個比喻,讓我們來看一看具體的細節。

00:05:30 - Liz Rice

許多人都認為容器是某種輕量級的虛擬化技術、輕量級的虛擬機,事實上並不是。容器與虛擬機有很大不同。虛擬機有獨屬於自己的一整個操作系統,相比起來容器是共享操作系統的。一個計算機上的所有容器共享同一個操作系統的。

00:06:00 - Saron Yitbarek

最後一點,容器和虛擬機可以並肩工作。容器不能替代虛擬機。虛擬化技術仍然可以提高過時系統的效率,並且對於伺服器整合非常關鍵。但容器技術的興起也為我們打開了新的大門。不妨這樣想,如果我們全部依靠虛擬機的話,運行所有模擬伺服器將產生大量的額外負擔。

00:06:30

一台虛擬機的大小至少是以 G 為單位的,然而一個容器可能也就只有 20 M 左右。一台虛擬機可能會需要若干分鐘來啟動,如果我嘗試用它部署一個網頁應用的話,這可不是一個好消息。很長時間以來,人們都期盼一個輕量級的、更快速的完整機器虛擬化替代方案出現。

00:00:07

回顧一下歷史,1979 年就出現了容器的原型。Unix V7 的開發者們設計了一種根系統調用,使環境中只包括特定的程序。該突破為我們現在看到的容器技術指明了道路。另一個巨大的進展來源於 2008 年的 Linux 容器技術。現在,我們有了操作系統級的虛擬化技術。

00:07:30

我們終於可以在一個單獨的 Linux 內核上運行多個容器,而無需使用完整的虛擬機。這也就意味著程序對於基礎架構的需求逐漸減少,但不是每一個人都能立馬看到容器技術的潛力。

Laura Frank

容器化真的是前所未有的、嶄新的一個天才般的想法。

Saron Yitbarek

Laura Frank 是 CloudBees 的技術總監。

00:08:00 - Laura Frank

只有少部分人了解容器技術的來龍去脈,並可以運用它。不過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人會接觸到容器化的概念,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這項技術,並且這些知識通過工程團隊和工程組織,通過社區進行傳播,就會變得更容易獲得。

Saron Yitbarek

因為和我們之前提到的與虛擬機的相似性,Laura 認為,因為我們之前提到的容器技術與虛擬機的相似性,容器的潛力被低估了。

00:08:30 - Laura Frank

我在回想我的職業生涯,那是我還只是個普通的日常技術人員。如果你不是一個系統管理員或者 Linux 資深用戶的話,容器還是一個你剛剛了解到的全新概念。我把它理解為使用一台虛擬機模式類似的東西,我可以去建立一個可以用完即棄的環境,而且這個環境完全獨立,清理之後不留痕迹。

Saron Yitbarek

容器除了能保持系統整潔之外,其實還大有可為。容器將會革新整個行業,並且隨著開源項目和社區的興起,在不久之後,容器標準化的充分實施將變為可能。

00:09:00 - Scott McCarty

整個界面已經變得非常簡單。

Saron Yitbarek

Scott McCarty 是紅帽的一名資深的容器策略顧問。他稱得上是這個行業的資深人士,他在容器出現前,甚至是虛擬機出現前,就在做這方面的工作了。

00:09:30 - Scott McCarty

在互聯網 1.0 時代,我在一家線上零售商工作,我們有上千台實體機,我們用不同的方式,在所有這些不同的伺服器上一遍又一遍地安裝相同的軟體。我們嘗試了所有的方法。當你從原始的操作系統遷移到虛擬機,然後再到 Linux 容器、Solaris 容器,同樣的問題一再出現,你仍然不得不在不同的虛擬機,或者類似操作系統實例的結構體之間管理配置。

Saron Yitbarek

一旦容器變的規範化,一切都將改變。

00:10:00 - Scott McCarty

比如,有了很多非常標準化的方式可以去處理現在這些打包好的應用,我認為容器技術的出現,從根本上改變了一切。它使得那些應用非常容易使用,而且容器還不會對系統本身造成損害,同時相比虛擬機更加小巧快捷。

00:10:30 - Saron Yitbarek

藉助 Linux 容器帶來的進步,這些新的開源項目和社區使得開發者們可以更好地攜手合作。很多我們對於後端的焦慮都被一掃而光。突然間,容器和由它促進的微服務變得十分有吸引力。一旦一種共同的容器語言出現了,障礙就消失了,與此同時容器技術改變了我們的工作方式,也改變了我們學習新技術的步伐。

00:11:00

還記得之前我和同事 Nadia 遇到的反覆出現的問題嗎?「在我這代碼能跑」的場景?在容器的世界,這個問題將不復存在。相比於我們之前使用的標準的操作系統,開發者社區見證了容器是如何變得更加快速,成本低廉,並且容易使用的 —— 比傳統操作系統更加容易。容器技術被採納的速度十分驚人。但是要記得:容器標準的出現僅僅是容器編排這場競賽的熱身。

賽馬們已經整齊排列好,隨著信號槍一聲令下,它們為了這場比賽的冠軍而拼盡全力。競爭的不是容器本身,而是我們部署和管理容器所使用的工具。

00:11:30

我是 Saron Yitbarek,這裡是代碼英雄。在這場標準容器編排競賽中,哪位會勝出成為管理所有容器的平台呢?起初有兩位競爭者處於領先地位。

00:12:00

由 Apache 駕馭的 Swarm,和 Docker 駕馭的 Mesos。但是等等,怎麼?現在出現了一匹黑馬改變了這個格局,那就是谷歌。Linux 設立了雲原生計算基金會(CNCF),隨後 CNCF 推動了谷歌開源的編排引擎 Kubernetes。

00:12:30

現在,相比 Kubernetes,Mesos 和 Swarm 已經搶佔了先機,對嗎?它們得到了 Apache 和 Docker 的支持,已經入場了一段時間了。但是 Kubernetes 有其他的「賽馬」所不具備的優勢。Clayton Coleman 會告訴我們這個秘密是什麼。Clayton 是紅帽負責 Kubernetes 和 OpenShift 的一名架構師。

00:13:00 - Clayton Coleman

在 Kubernetes 誕生之初,谷歌就在項目的開放上做的很好,它降低了項目的貢獻和參與的難度。谷歌極其關注讓開發者和運維人員能更加容易地開展工作。有這樣一個強烈的關注點,就是要做一個能讓大多數開發者和運維的生活更輕鬆的東西。我覺得 Kubernetes 和圍繞著Kubernetes 的社區找到了一個足夠好的方式,讓大部分人參與進來,他們讓 Kubernetes 具有足夠的可擴展性,還可以解決一些極端的用例。

Saron Yitbarek

在早期,來自於紅帽、CoreOS 和谷歌的工程師們都參與到了 Kubernetes 的開發中。隨著 Kubernetes 開發到 1.0,不管是初創公司還是大公司都參與其中,一起構建和完善它。關鍵的是,所有這些增長從來都不是只歸功於谷歌或者任何一方。

00:13:30 - Clayton Coleman

在這個例子中,我喜歡以 Linux 打比方。Linux 並不是始於 Linus 開始編寫內核,然後告訴所有人,在用戶空間如何寫 GCC,如何去建立 NGINX 或者 Apache。相反,內核團隊專註於建立一個高效的操作系統內核,並與其他諸如 GNU 項目的開源社區合作,並且將可以在其他 Unix 系統上工作的工具引入 Linux。

00:14:00

因此,我們如今所使用的許多工具,都不是 Linux 核心團隊交付的。

但是 Linux 作為一個整體,相比於其內核涵蓋的範圍要寬泛得多,而且我認為這種模式的優勢是 Kubernetes 取得現在成就所不可或缺的。當我們建立社區並且專註於 Kubernetes 範圍時,我們可以試圖從「Kubernetes 內核」的角度來考慮它,這是分散式集群操作系統的內核。

00:14:30 - Saron Yitbarek

Kubernetes 證明了自己在開源世界中建立社區的能力,令人難以置信。正如我們在操作系統之戰中談到的 Linux 崛起一樣,現如今這場關於容器的戰爭中,獲勝者往往懂得如何藉助社區力量。事實上,儘管谷歌可能開創了 Kubernetes,但目前它屬於每一位開發者,並由雲原生計算基金會(CNCF)管理。

00:15:00

在 GitHub 上,Kubernetes 有大約 3 萬的星標數,而 Swarm 和 Mesos 只有數千,這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這就是由社區所生,為社區所用的技術。

我想了解谷歌的態度,一個如此龐大並且以效益為導向的大公司,是怎麼做到如此擅長跟其他開發者合作的呢?我找到了很適合回答這個問題的人 —— Kelsey Hightower,他是谷歌負責容器技術支持的技術專家。

00:15:30

想想谷歌的地位:它在分散式系統領域具備豐富的經驗,還運行著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許許多多的伺服器,因此它開發的 Kubernetes 似乎有著很大的優勢,並且有信心一定能在這場容器競賽中勝出。那麼,當你想到 Kubernetes 和開源時,你是如何看待這種關係的?

00:16:00 - Kelsey Hightower

我想當談到基礎架構工具,甚至編程語言時,大家沒有什麼選擇 —— 你不可能用個專有工具,即使它很棒。如果它不是開源的,大多數人可能甚至都不會想去了解。而且我認為這也是大多數人會採用像 Kubernetes 這樣的基礎架構工具的原因,你可能會對自己說:「好吧,我們就要堅持使用這個版本四、五年,也可能我們需要根據自己的一些獨特需求來對其進行修改。」

00:16:30

一旦走到這一步,就很難說服企業接受,「嘿,每台伺服器使用程序的價格是 200 美元,而且你看不到源代碼,所以有需要的話也必須等我們來修改」。

那樣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所以我不確定是否真的可以在沒有開源的情況下建立基礎架構。開源的另一個意味是擁有一個與項目緊密聯合的社區,所以我認為 Kubernetes 一開始就鎖定了勝利。

Saron Yitbarek

讓我們回到這場容器競賽。在這裡不僅僅有你提到的 Kubernetes,還有 Docker 的 Swarm Apache 的 Mesos……

00:17:00 - Kelsey Hightower

所以,我想當人們談論容器競賽時,我不確定競爭是否發生在我們和 Mesos、Docker 使用者之間。我認為,真正的競爭發生在爭取目前沒有使用容器的潛在用戶身上。是的,你還在使用原生 Bash 腳本,你迷茫著,不知道自己該歸屬何方。這些尚未選擇編排工具和平台之人的市場,比起已選擇了 Mesos 或 Swarm 的一方,要多得多。

00:17:30

這就是容器戰爭存在並將繼續的原因,真正的關鍵點在於如何幫助最終用戶。Mesos、Kubernetes 或 Docker Swarm 是否會成為尋求更好解決方案的人們的首選?這一切都還懸而未決(SIG 譯註:現在已經塵埃落定,Kubernetes 取得了全勝),但我會告訴你,像我一樣,在這個領域工作的工程師來說,如果你不考慮市場營銷和供應商,我會使用這個短語「不同的公司,相同的團隊。」

00:18:00

我們為彼此開發了許多工具,最終以某種方式出現在其他產品中。沒錯吧?好主意就是好主意。沒有理由說,「哦,這是 Mesos 的人正在做的事情,那就忽略吧」,這有點愚蠢。所以從技術和社區的角度來看,我們的想法需要交流。同時也需要競爭來迫使我們來進行獨立思考,然後最棒的點子就會浮出水面,接著我們再選擇採用哪種方式來正確滿足用戶的需要。

00:18:30

因此,就這場競賽而言,仍處於初期階段,而且這個事情本身不會帶來利潤。明白我的意思嗎?我們不是直接向任何人銷售這個產品,這更像是一個平台之間的遊戲,對所有人開放,然後用戶會選擇滿足他們需求的那個,這就是我認為 Kubernetes 在社區方面做得很好的地方,真正開放,真正能解決實際問題。

Saron Yitbarek

聽起來很棒啊。我喜歡這個想法:在同一個球隊踢球,而不要管球隊是在什麼地方。你對於容器和編排工具,還有 Kbubernetes 的未來有什麼展望嗎?

00:19:00 - Kelsey Hightower

是的,我在 KubeCon 上做了一次主題演講。所有這些工具都很棒,它們就像是樂高積木,我們有 Kubernetes,你可以選擇一種產品用於安全,選擇另一種產品用於網路,但最終,作為開發人員而言,你所想要的只是檢查你的代碼,並希望你的代碼可以某種方式以呈現在客戶面前。而我認為 Kubernetes 還有容器都會作為底層技術或者成為類似 Serverless 這種技術的基礎平台。

00:19:30

這是我的代碼片段,已經打包完畢了。所有的平台都會把你的代碼片段,用容器包裝起來,然後幫你運行,但是不需要向你公開所有這些過程。因此,在未來,我認為隨著 Kubernetes 變得普及,容器的應用場景將從大大小小的供應商或個人,提升到雲供應商,因為這些事情往往需要專業知識和軟體投資。容器將會遍布各個角落,但同時也就此隱藏起來。它會隨著應用場景的擴展而漸漸隱形。

00:20:00 - Saron Yitbarek

Kelsey Hightower 是 Google 的員工開發人員。在 2017 年秋天,Docker 宣布支持 Kubernetes。他們並不是說就放棄 Swarm 了,只是決定與容器編排競賽的明顯贏家和解。

00:20:30

並不只有它一方,Azure 和 AWS 都宣布了對 Kubernetes 的支持。與此同時,像 OpenShift 這樣的 Kubernetes 發行版仍在不斷發展。我們得到的是一個可以擴展,支持新的用例的 Kubernetes 內核,這些用例包括微服務或持續集成項目。

00:21:00 - Clayton Coleman

這個生態系統在類似 Linux 的模式下能得到最好的發展,而且我認為我們正朝著這條道路邁進。因此,就像所有優秀的開源項目一樣,相對於單打獨鬥,讓每個人都能夠參與進來構建更好的東西,那就算是成功了。

00:21:30 - Saron Yitbarek:

所有這一切都在快速發生著,畢竟,這是一場競賽,而這正是我們期望能從開源中獲得的東西。在我們才剛剛理解什麼是容器時,第一輪幾乎就結束了,

這是來自 Red Hat 的 Scott McCarty。

Scott McCarty

回想一下兩年前,容器鏡像格式還是一個巨大的戰場,然後回到六個月至一年前,容器編排就成為了下一個巨大的戰場。緊接著,如果你看看 2017 年的 KubeCon 及前幾周,幾乎每個主要供應商都宣布支持 Kubernetes。因此,很明顯 Kubernetes 在這一方面上獲勝了。

00:22:00 - Saron Yitbarek

這章關於容器戰爭的故事即將結束。就像容器技術的開始一樣迅速。

Scott McCarty

因此,Kubernetes 已經成為標準,其美妙之處是,現在的應用定義已經變得標準化了。因此,任何人都可以在這些 YAML 文件中使用 Kubernetes 對象並定義應用,這就是我們共同所追求的事情。事實上,對於容器技術足夠處理處理大型擴展系統這件事,我已經期待了 20 年。

00:22:30 - Saron Yitbarek

Kubernetes 的成功看起來板上釘釘,但即使競賽塵埃落定,我們仍然面臨更大的一些問題。容器是否會成為未來幾年的默認選擇?是否會促使更多的雲原生開發?這些轉變將促生哪些工具和服務上?以下是我們目前所知道的。

00:23:00

社區將通過 CNCF 繼續改進 Kubernetes,並作為它最重要的使命之一,我們將建立一套全新的容器技術。

容器已經催生了大量新的基礎設施,伴隨而來的是全新的服務的需求。舉個例子讓你感受下容器的整合程度和發展速度,僅 Netflix 每周就運行超過一百萬個容器。毫不誇張得說,容器是未來的構件。

00:23:30

這一整季的欄目中,我們一直在追蹤開源運動的演變。首先看到 Linux 如何主導戰場,以及開源理念是如何改變商業、工作流程和每日使用的工具。容器真的是開源運動中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它們具有很好的遷移性、輕量、易於擴展。

00:24:00

容器技術很好地體現了開源的優勢,開源項目自然而然也推動了容器技術的發展。這是一個全新的世界,我們不用再擔心從不同計算機或者雲間的遷移產生的隔閡。

00:24:30

容器的標準化比任何人預測的都要快。接下來的一集,我們將轉向另一場懸而未決的戰爭。這場雲間戰爭史無前例地催生者行業重量級人物。微軟、阿里巴巴、谷歌和亞馬遜四家雲供應商的摩擦正在升溫,隨之而來的將是一場暴風驟雨。我們將會追隨它們激發的閃電,和廣受歡迎的幾位代碼英雄一起探討雲間戰爭。

00:25:00

《代碼英雄》是紅帽公司推出的原創播客欄目。想要了解更多關於本期節目和以往節目的信息,請訪問 redhat.com/commandlineheroes 。在那裡,你還可以註冊我們的新聞資訊。想免費獲得新劇集的自動推送,請務必訂閱該節目。

只要在蘋果播客、Spotify、Google Play、CastBox 中搜索 「Command Line Heroes」,或者通過其他方式收聽,並點擊訂閱,這樣你就能在第一時間知道最新劇集。我是 Saron Yitbarek。感謝您的收聽,編程不止。

什麼是 LCTT SIG 和 LCTT LCRH SIG

LCTT SIG 是 LCTT 特別興趣小組 Special Interest Group ,LCTT SIG 是針對特定領域、特定內容的翻譯小組,翻譯組成員將遵循 LCTT 流程和規範,參與翻譯,並獲得相應的獎勵。LCRH SIG 是 LCTT 聯合紅帽(Red Hat)發起的 SIG,當前專註任務是《代碼英雄》系列播客的腳本漢化,已有數十位貢獻者加入。敬請每周三、周五期待經過我們精心翻譯、校對和發布的譯文。

歡迎加入 LCRH SIG 一同參與貢獻,並領取紅帽(Red Hat)和我們聯合頒發的專屬貢獻者證書。

via: https://www.redhat.com/en/command-line-heroes/season-1/the-containers-derby

作者:Red Hat 選題:bestony 譯者:lujun9972 校對:acyanbird

本文由 LCRH 原創編譯,Linux中國 榮譽推出


本文轉載來自 Linux 中國: https://github.com/Linux-CN/archive

對這篇文章感覺如何?

太棒了
0
不錯
0
愛死了
0
不太好
0
感覺很糟
0
雨落清風。心向陽

    You may also like

    Leave a reply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

    此站點使用Akismet來減少垃圾評論。了解我們如何處理您的評論數據

    More in:Linux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