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中國

Aaron Swartz:如何得到一份像我這樣的工作?

所以該怎麼做呢?毫無疑問,第一步當然是選對基因:我是出生在美國的白人男性,家境不錯,父親在電腦產業工作。然而不幸的是,我也不知道怎樣才選得到這種好康,所以講這個大概沒什麼用。

但是另一方面,剛開始的時候我只是被困在美國中部一個小鎮的孩子,所以我的確摸索出一些讓我逃離這裡的撇步。我想我可以將這些方法與各位分享,希望多少能夠減少一些生命中的不公平。

第一步:學習(Learn)

我做的第一件事,你們可能都聽說過了,就是學習電腦、網際網路以及網路文化。我讀了一大堆書、看了大量的網路文章,並且作了一些嘗試。首先我加入了一些電子郵件通訊列表(mailing list,一種特定群組內部互相發送群組電子郵件的名單),試著去理解大家在講什麼,直到我自認 OK 了才加入大家的討論之中。

我逛網站,也打算作一個自己的網站。最終我學會了如何打造一個 web 應用程序(web app)並且著手進行。當時我 13 歲。

第二步:嘗試(Try)

我做的第一個網站是 get.info。這個點子是希望有一個免費的線上百科全書,讓所有人都可以在網站上新增、編輯、組織內容。我全部自己來,還加入許多很酷的功能,也差不多在所有瀏覽器上測試過,我感到非自豪。這個網站當時也的確得過獎,成為年度最佳創新 web 應用程序之一。很不幸的,那時候我認識的人都只是學校里的孩子,所以其實沒什麼人可以寫出很多篇百科條目。(幸好幾年之後,我媽媽告訴我有個新網站叫「維基百科」,做的事跟我的網站一樣。)

第二個我做的網站叫「my.info」。這個點子主要想解決的問題是,與其從網路上不同的地方獲取新聞,何不有個程序自動從網頁上將所有的新聞集中到一個地方呢?後來我完成了,網站也順利運作,但我並不是唯一想到這個點子的人,那時有許多人正在著手開發一個新技術「syndication(聯合供稿)」。有一組人從中分離出來,打算為它建立一個叫「RSS 1.0」的技術標準,我加入了他們。

第三步:抓緊機會(Grab)

從學校畢業的那個夏天我還沒有工作,所以有很多時間可以自由運用。我把所有的時間花在閱讀 RSS 1.0 電子郵件群組的內容,做盡了所有奇怪的工作或是任何他們需要幫忙的事。很快地,他們就問我想不想成為他們的一員,最終我成了 RSS 1.0 技術規格的共同制定人。

RSS 1.0 是建立在一種叫「RDF(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資源描述框架)」的技術上,經常引發大家激烈的討論。所以我也開始研究 RDF,加入了他們的電子郵件群組,研讀相關資料、問一些蠢問題,漸漸地我開始搞懂它了,於是很快我在這個 RDF 的圈子有點名氣。當他們宣布打算成立新的工作群組制定新的 RDF 規格,我決定偷偷跟上。

一開始我先問那個群組的成員我能不能加入,他們拒絕了。由於我真的很想加入那個群組,所以我想出別的辦法。我讀了 W3C(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全球資訊網協會,負責制定 web 標準,不過其標準僅是「推薦」而非強制)的規則,W3C 就是負責運作那個工作群組的組織。他們的規則說,工作群組可以拒絕讓別人加入,但是如果有 W3C 的成員組織推薦,那麼就不得拒絕。所以我開始找 W3C 的會員組織名單,找了一個看起來最友善的,問他們可不可以推薦我加入那個工作群組,他們同意了。

成為工作群組的成員表示每週要參加電話會議、大量的電子郵件或是透過 IRC(Internet Relay Chat)討論,偶爾要飛去奇怪的城市和別人碰面、有許多人要認識。

我是 RDF 的信徒,所以很認真地想讓別人採用它。當我看到哈佛的 Lawrence Lessig 教授正在建立一個叫「Creative Commons(創用 CC)」新組織時,我寄了一封信給他,說他們的計劃應該採用 RDF,並解釋給他聽。幾天之後他回覆說:「好主意,你可以幫我們做這件事嗎?」

所以我後來就加入了 Creative Commons,也因此到各地參加研討會或聚會,也認識了更多人。大家開始認識我之後,我也開始在各地、各個領域中有了朋友。

第四步:創建(Build)

後來我放下這些去史丹佛讀了一年大學,那是加州一間有如田園詩般的小學校,陽光永遠是那麼閃耀、草地永遠是那麼地綠、學生總是往外跑。那裡有一些很棒的教授,我也的確學到很多,但我感受不到知性的氣氛,因為大多數的學生似乎一點也不在乎學習和研究。

但是在接近年底的時候,我收到一封署名「Paul Graham」的信,他說自己正要開始一項「Y Combinator」計劃。背後的概念是找一群聰明無比的程序設計師,將他們聚在一起、給他們一些錢、完成一切文書作業後成立新公司。這群人在打造新公司/服務的同時,也很用心地學習Y Combinator 教的一些必要知識,例如商學、如何找投資人或買主等等。Paul 建議我提出申請加入Y Combinator。

於是我照做,也入選了。在長時間辛勞地工作後,我發現自己正在做一個叫「Reddit.com」的小網站。其實我們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幹嘛,我們沒有任何商業方面的經驗,我們真正打造一個產品的經驗也不多,甚至我們也不知道自己的網站到底行不行,或是為何可行。每天早上我們起來就是確認伺服器沒有掛點、網站沒有被垃圾留言給佔領、使用者也沒有棄我們而去。

當我剛開始做Reddit 的時候,成長得很慢。這個網站很早就上線了,我們只用了幾周就做好。前三個月里,每天超過三千人造訪已屬難得,也差不多就是一個RSS feed 的基本水準。後來,過了幾個禮拜馬拉松式的coding,我們將Reddit 從Lisp 語言換成Python,我也因此在博客寫了一篇文章。這件事受到許多人注意,沒有人生氣起來像Lisp 粉絲那麼誇張。直到今天,我在派對上自我介紹時提到自己在Reddit 工作,人們還是會說:「噢,是那個從Lisp 轉換出去的網站。」

差不多就是那個時候,網站的流量開始起來了。之後的三個月,我們的網站流量翻倍了兩次。每天早上我們都會查看一下流量圖表、看看我們表現得如何——加入的新功能是否獲得關注、我們的網站是否在網友間口耳相傳、使用者有沒有拋棄我們等等。每一天數字都成長得更高。每當我們稍稍從工作中休息一下、喘口氣,網站看起來還是成長得一天比一天快。

但我們還是不知道要怎麼賺錢。我們在網站上賣T-Shirt,但是每當我們賺了一點錢,也只能用來訂更多T-Shirt 來賣。我們也開始賣廣告,然而表現得並不好,差不多就是每個月幾塊錢。我們也想過授權「Reddit 技術」給其他像我們一樣運作的網站,卻找不到誰真的需要這種授權。

很快地,Reddit 每個月都有數百萬的使用者造訪——一個遠超過美國一般雜誌讀者的數字,我會知道是因為當時跟很多雜誌發行商聊過,他們都很好奇Reddit 的魔法使否也適用在他們身上。一開始,我們對他們建議的每件事都說好,而且很幸運地,也都管用,因為我們寫程序的速度比他們寫一份正式合約的速度還快。

此外,線上新聞網站也開始注意到Reddit 能為他們帶來巨大的流量。他們覺得在所有文章加上某種「Reddit this」的鏈接可以帶來更多流量。但是據我所知,加入這種鏈接其實對文章在Reddit 更受歡迎其實幫助有限(而且還會讓你的網站看起來更丑),不過這的確是幫我們打了許多免費的廣告。

沒多久,談合作就變成談收購。被收購——我們一直以來的夢想!再也不必煩惱網站賺不賺錢。有些公司願意接手這件事,我們還會因此致富。於是我們放下手邊所有的事務進行協商,然後那些工作就一直被晾在一旁。

我們花了好幾個月協商。首先,我們對價格爭論不休。我們準備了一堆計劃跟報表,到他們公司總部做簡報、參加永無止境的會議、講一大堆電話。最後對方回絕我們的報價,我們就這樣走了。後來他們的態度改變,我們還是握手同意了交易,開始商討一些關鍵的部份,然後談判又破裂。最終定案前我們這樣來回了大概三、四次,還因此停下手邊的工作長達半年之久。

我開始必須瘋狂地考慮金錢問題。因為壓力的關係,我們開始變得很敏感、缺乏生產力。我們開始互相吼叫、冷戰,接著再設法回頭一起工作,然後又開始彼此互相大吼。在收購定案前,這家公司幾乎要分崩離析。

最後,我們跟律師一起簽完了所有文件,隔天錢就進了戶頭,結束了。

我們全部移到舊金山,開始到Wired News(我們被Condé Nast 這家擁有WIRED 等多本刊物的巨型出版公司收購)辦公室上班。

那時我蠻慘的,我難以忍受舊金山、難以忍受辦公室的生活、難以忍受WIRED。我生病了,過了一段很長的聖誕假期,也想過自殺,跑給警察追…… 當我禮拜一早上回到辦公室,他們叫我辭職。

第五步:自由

失業的前幾周感覺蠻怪的。多虧舊金山的陽光,我在家附近閑晃,也讀了很多書,但沒多久我就發現自己需要做點事。我開始寫書、開始整理我在心理學領域發現的有趣研究,我不是要談那些研究結果,而是用說故事的方式。每天我都去史丹佛大學的圖書館(史丹佛大學對心理學家來講是所好學校)。

但有一天我接到Brewster Kahle 的電話,他創辦了Internet Archive,一個意圖將所有東西數位化之後放上網路的超酷組織。他說他想要將我們過去聊過的計劃付諸實現。那個點子就是收集世界上所有書里的資訊然後將之共同存放在一個地方,一個自由的維基系統(a free wiki)。

譯註:這裡的「維基」指的是網路上開放且可供多人協同創作的超文字(hypertext)系統。

於是接下來幾個禮拜我投入了這個我稱之為「圖書館」的工作,號召程序設計師、與一位設計師合作,並且做了其他奇奇怪怪的工作,就為了讓網站上線。最終這個網站成了「開放式圖書館(Open Library)」(openlibrary.org)。這個網站很多部分的工作是由一位非常優秀的印度程序設計師完成:Anand Chitipothu。

另一位朋友Seth Roberts 建議我試著去改善高等教育系統。雖然對於解決方案我們無法達成共識,但我們一致同意一個好辦法:一個告訴學生不同職業之間差異為何的維基系統。這個網站就快上線了。

另一位老朋友Simon Carstensen 寄來一封E-mail 說他從大學畢業了,打算找我創辦一家公司。Well,一直以來我都有份創業點子的清單,於是我就把排行第一的點子拿來用:讓架設網站變得跟填一個文字輸入框一樣簡單。接下來幾個月我們不斷努力讓網站變得越來越簡單(同時也變得比較複雜)。這個網站最近上線了,叫Jottit.com。

同時我還申請擔任兩個暑期程序計劃的「導師(mentor)」,這兩個計劃都極富野心而且相當驚人,也就快上線了。

我也決定要投入新聞工作,第一篇文章已經刊登出來。我弄了幾個跟科學有關博客,開始著手進行我自己的學術論文,這是基於我自己對「誰才是真正寫維基百科的人」此一議題的研究。有一些人,包括Jimmy Wales(維基百科創辦人)這位維基百科發言人,都聲稱維基百科並非是個大型的分散式計劃,差不多就是500 人左右在貢獻內容,許多人還是他也認識的。他是做了一點研究支持自己的論點,但我在處理數字上面更加小心,也發現截然不同的結果:維基百科上有非常大量的內容是來自於新的編輯者,許多人甚至還沒有申請帳號,只是在條目中東加一句西加一句。為何Jimmy Wales 會犯下這個錯誤?因為他看的是每一個使用者做出更改的次數,卻沒有觀察到他們所更改的「量」有多大,所以這500 多人對維基百科做了非常非常多的編輯工作,但他們每一次編輯所修改的內容都很少,大多只是修改拼字錯誤、更改格式等等。所以我們似乎更有理由相信這500 人是在「編輯」維基百科而非認為他們是在「撰寫」維基百科。

我的建議

所以秘訣是什麼?我如何用簡潔的幾句話就說完做過的事,讓自己聽起來像是個還不賴的人?

保持好奇心、廣泛地閱讀、嘗試新事物。我想許多人們所說的智慧,追根究柢都是源自好奇心。

接納一切事物。我很不擅長說「不」——到了病態的程度,無論是計劃、訪談邀約或是對朋友。我做過非常多的嘗試,即便當中大部分都是失敗的,我還是有所作為。

假設其實沒有人知道自己在幹嘛。有一大票人拒絕嘗試,因為他們覺得自己知道的不夠多,或是他們假設自己所想到的所有方法其他人一定已經全都試過了。Well,的確有一小搓人真的知道該怎麼把事情做對,而知道要嘗試新事物的人又更少。所以如果你願意在某些事上全力以赴,想信你會做得不錯。

遵循這些法則造就了今日的我,一大堆專案讓我壓力衝天。

每天早上我起來收信,查看有哪個計劃今天會崩盤、有哪個最後期限得趕上、有哪個演講需要準備、有哪篇文章我得編輯……

或許,有天你也會像我一樣,萬一果真如此,希望我能幫上忙。

(全文完)

本文的作者相信大家都猜到了,他是Aaron Swartz。這樣一位年輕才華洋溢的人,卻在年僅26歲之齡,於紐約家中自殺了,令人不勝唏噓。以下來自百度百科

Aaron Swartz,1986年11月8日-2013年1月11日,一位程序員、作家、政治組織策劃人和積極行動主義者。他年僅14歲就參與創造RSS 1.0規格,因而在程式設計圈當中聲名大噪。2011年7月19日他被指控自 JSTOR 非法下載大量學術期刊文章,並遭聯邦政府起訴被捕,因而獲得主流媒體關注。斯沃茨是 Demand Progress 和 Progressive Change Campaign Committee 的共同創辦人。他曾住在美國馬薩諸塞州的劍橋,於2013年1月11日自殺。


本文轉載來自 Linux 中國: https://github.com/Linux-CN/archive

對這篇文章感覺如何?

太棒了
0
不錯
0
愛死了
0
不太好
0
感覺很糟
0
雨落清風。心向陽

    You may also like

    Leave a reply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

    此站點使用Akismet來減少垃圾評論。了解我們如何處理您的評論數據

    More in:Linux中國